本草经集注的主要内容,本草经集注在线阅读电子书版
本草

本草经集注的主要内容,本草经集注在线阅读电子书版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简介 本草经集注 南朝·梁 陶弘景 公元502-557年 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贞白先生。南北朝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东南)人。孝昌县令陶贞之子。陶氏自幼好学,年四、五岁以芦管为笔学书。十岁得葛洪《神仙传》,爱不释手,遂有学道修仙之想。刘宋末年,萧道成为相,荐陶弘景为诸王侍读。时陶氏尚不满二十岁,虽身在朱门,不与世人交往,唯以读书为务。因家贫,求改县令,不遂。永明十年(492年),脱朝服,挂于神武门,上表辞官,请入山修道。齐武帝诏许之,赐以布帛,敕命所在州县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自此,隐居句容县句曲山,立馆其中,自号“华阳陶隐居”。初从东阳道士孙游岳学符图、经法,后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漫游于山水间,吟咏盘桓,留连忘归。永元初(499年),建三层楼,居其上层,唯一家童得至其所,遂益与世绝。梁武帝继位,甚器重之,屡召不至,而每有大事则使人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天监四年(505年),移居积金东涧,以辟谷、导引诸法养生。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一岁。诏赠太中大夫,谥“贞白先生”。弘景一生执迷于神仙之术,固不足取,然其研究阴阳、星算、冶炼、地理、医药诸学,对古代科技多有贡献。生平著述甚富,其中医学类有《神农本草经集注》(今存残本)、《养性延命录》(今存《道藏》本)、《效验方》、《太清草木集要》、《太清玉石丹药要集》、《药总诀》等,大都散佚不传。陶氏曾增补葛洪《肘后备急方》,编《肘后百一方》三卷,今存。 内容简介:《本草经集注》七卷,梁-陶弘景撰,约成书于5世纪末。此书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补入魏晋年间诸名医增添的内容(即《名医别录》),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释而成。全书共收药物730种,其中《神农本草经》365种,《名医别录》365种。书前首列“序录”及作者释文,其下是药物各论,诸药分隶于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6类,又把基原不明或已经不用之药归入“有名未用”类。此分类法以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比《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先进。在此书之前,世间流传的《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内容均较混乱,《本草经集注》采用统一体例整理各药条文,成为早期经典本草的范本。陶弘景注文及其创设的“诸病通用药”、“七情表”等,丰富了早期药学理论,并方便临床用药。书中用朱笔写《本经》,墨字书写《名医别录》,个人见解则用小字注于药物正文之后,使全书出处分明,源流清晰,后世药书多继承这种严格标注文献出处的传统,使中国本草学文献脉络明晰。作者在注文中补充大量有关药物形态、鉴别、产地、效用等内容,对确定药材品种,保证用药安全均有重要意义。另外,书中补充了众多药物制剂、炮炙、采收、剂量等资料,又在序录中设“解百药及金石等毒例”,此为最早之中药解毒专篇。总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所创立的本草分类法及新体例,多为后世本草著作所仿效。 《本草经集注》原书仅存残篇,因其主要内容被收入《证类本草》,故得以保存至今。现有日本森立之所辑《重辑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1847年)、1961年尚志钧辑《本草经集注》传世。 序录上   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旧说皆称《神农本草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煞害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群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芳尹,播厥百谷,惠被生民。岐、皇、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但轩辕以前,文本未传,如六爻指垂,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乎桐、雷,乃着在篇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饰之耳。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华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卅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多少。医家不能备见,则识智有浅深。今辄苞综诸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卅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kt物类,兼注名世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此序录,合为三卷。虽未足追踵前良,盖亦一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本源,诠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之。《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合三百五十六种。《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合一百九十五种,有名无实三条,合一百七十九种。合三百七十四种上三卷,其中、下二卷,药合七百卅种,各别有目录,并朱、墨杂书并子注。大书分为七上药一百廿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廿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廿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卅名。本说如此。今案上品药性,亦皆能遣疾,但其势力和浓,不为仓卒之效,然而岁月将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云应天。独用百廿种者,当谓寅、卯、辰、巳之月,法万物生荣时也。中品药性,治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祛患当速,而延龄为缓,人怀性情,故云应人。百廿种者,当谓午、未、申、酉之月,法万物熟成。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恒服,疾愈则止,地体收煞,故云应地。独用一百廿五种者,当谓戌、亥、子、丑之月,兼以闰之,盈数加之,法万物枯藏时也。今合和之体,不必偏用,自随人患苦,参而共行。但君臣配隶,应依后所说,若单服之者,所不论耳。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五佐,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也。本说如此。案今用药犹如立人之制,若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势力不周故也。而检世道诸方,亦不必皆尔。养命之药则多君;养性之药则多臣;治病之药则多佐。犹依本性所主,而兼复斟酌。详用此者,益当为善。又恐上品君中,复各有贵贱。譬如列国诸侯,虽并得称君制,而犹归宗周。臣佐之中,亦当如此。所以门冬、远志,别有君臣。甘草国老、大黄将军,明其优劣,不皆同秩。自非农岐之徒,孰敢诠正,正应领略轻重,为分剂也。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叶华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当视之。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本说如此。案其主治虽同,而性理不和,更以成患。今检旧方用药,并亦有相恶、相反者,服之不乃为忤。或能复有制持之者,犹如寇、贾辅汉,程、周佐吴,大体既正,不得以私情为害。虽尔,恐不如不用。今仙方甘草丸,有防己、细辛;世方五石散,有栝楼、干姜,略举大者如此,其余复有数十余条,别注在后。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其相须、相使,不必同类,犹如和羹,调食鱼肉,葱、豉各有所宜,共相宣发也。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治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本说如此。又有分剂秤两,轻重多少,皆须甄别。若用得其宜,与病相会,入口必愈,身安寿延。若冷热乖衷,真假非类,分两违舛,汤丸失度,当瘥反剧,以至殆命。医者意也,喻如宰夫,以鳖为羹,食之更足成病,岂充饥之可望乎?故仲景每云∶如此死者,医杀之也。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本说如此。又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亦兼参用,察病之源,以为其制耳。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食药必活本说如此。案今自非明医,听声察色,至乎诊脉,孰能知未病之病乎?且未病之人,亦无肯自治。故桓侯怠于皮肤之微,以致骨髓之痼。非但识悟之为难,亦信受之弗易。仓公有言∶“病不肯服药,一死也;信巫不信医,二死也;轻身薄命,不能将慎,三死也。”夫病之所由来虽多,而皆关于邪。邪者不正之因,谓非人身之常理,风、寒、暑、湿,饥、饱、劳、佚,皆各是邪,非独鬼气疾厉者矣。人生气中,如鱼之在水,水浊则鱼瘦,气昏则人疾。邪气之伤人,最为深重。经络既受此气,传以入脏腑,脏腑随其虚实冷热,结以成病,病又相生,故流变遂广。精神者,本宅身为用。身既受邪,精神亦乱。神既乱矣,则鬼灵斯入,鬼力渐强,神守稍弱,岂得不至于死乎?古人譬之植杨,斯理当矣。但病亦别有先从鬼神来者,则宜以祈祷祛之,虽曰可祛,犹因药疗致益,李子豫赤丸之例是也。其药疗无益者,是则不可祛,晋景公膏肓之例是也。大都神鬼之害人多端,疾病之源唯一种,盖有轻重者尔。《真诰》言∶“常不能慎事上者,自致百,而怨咎于神灵;当风卧湿,反责他于失福,皆是痴人也。”云慎事上者,谓举动之事,必皆慎思;饮食、男女,最为百之本。致使虚损内起,风湿外侵,以共成其害,如此岂得关于神明乎?唯当勤药治为理耳。若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什之,取去为度。本说如此。案盖谓单行一两种毒物,如巴豆、甘遂辈,不可便令至剂耳,依如经言。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细麻;二物一毒,服二丸如大麻;三物一毒,服三丸如小豆;四物一毒,服以数为丸。而毒中又有轻重,如野狼毒、钩吻,岂同附子、芫花辈耶?凡此之类,皆须量宜。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本说如此。案今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复应观人之虚实补泻,男女老少,苦乐荣悴,乡壤风俗,并各不同。褚澄治寡妇、尼僧,异乎妻外家,此是达其性怀之所致也。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本说如此。案其非但药性之多方,节适早晚,复须修理。今方家所云∶先食、后食,盖此义也。先后二字,当作苏殿、胡豆之音,不得云苏田、胡苟音也。此正大反,多致疑或。又有须酒服、饮服、温服、冷服、暖服。汤有疏、有数,煮汤有生、有熟,皆各有法,用者并应详宜之。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腹,下利,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逆,呕吐,黄胆,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惊邪,癫痫,鬼注,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创,折,痈肿,恶疮,痔,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皆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依端绪以取之。本说如此。案今药之所主,各只说病之一名。假今中风,中风乃数十种,伤寒证候,亦廿余条。更复就中求其例类,大体归其始终。以本性为根宗,然后配合诸证,以命药耳。病生之变,不可一概言之。所以医方千卷,犹未理尽。春秋以前及和、缓之书蔑闻,道经略载扁鹊数法,其用药犹是本草家意。至汉淳于意及华佗等方,今之所存者,亦皆修药性。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宗,又悉依本草。但其善诊脉,明气候,以意消息之耳。至于刳肠剖臆,刮骨续筋之法,乃别术所得,非神农家事。自晋世以来,有张苗、宫泰、刘德、史脱、靳邵、赵泉、李子豫等,一代良医。其贵胜阮德如、张茂先、裴逸民、皇甫士安,及江左葛稚川、蔡谟、殷渊源诸名人等,并亦研精药术。宋有凡此诸人,各有所撰用方,观其指趣,莫非本草者。或时用别药,亦修其性度,非相逾越。《范汪方》百余卷,及葛洪《肘后》,其中有细碎单行经用者,所谓出于阿卷是。或田舍试验之法,殊域异识之术。如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饼店蒜齑,乃下蛇之药。路边地松,为金疮所秘。此盖天地间物,莫不为天地间用,触遇则会,非其主对矣。颜光禄亦云∶诠三品药性,以本草为主。道经、仙方、服食、断谷、延年、却老,乃至飞丹转石之奇,云腾羽化之妙,莫不以药导为先。用药之理,又一同本草,但制御之途,小异世法。犹如粱、肉,主于济命,华夷禽兽,皆共仰资。其为生理则同,其为性灵则异耳。大略所用不多,远至廿余物,或单行数种,便致大益,是其深练岁积。即本草所云久服之效,不如世人微觉便止。故能臻其所极,以致遐龄,岂但充体愈疾而已哉!今庸医处治,皆耻看本草,或倚约旧方,或闻人传说,或遇其所忆,便揽笔疏之,俄然戴面,以此表奇。其畏恶相反,故自寡昧,而药类违僻,分两参差,亦不以为疑脱。偶而值瘥,则自信方验;若旬月未瘳,则言病源深结,了不反求诸已,详思得失,虚构声称,多纳金帛,非唯在显宜责,固将居幽贻谴矣。其五经四部,军国礼服,若详用乖越者,正于事迹非宜耳。至于汤药,一物有谬,便性命及之。千乘之君,百金之长,何可不深思戒慎耶?许世子侍药不尝,招弑贼之辱;季孙馈药,仲尼未达,知药之不可轻信也。晋时有一才情人,欲刊正《周易》及诸药方,先与祖纳共论,祖云∶“辩释经典,纵有异同,不足以伤风教,方药小小不达,便寿夭所由,则后人受弊不少,何可轻以裁断。”祖公此言,可谓仁识,足为水镜。《论语》云∶“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明此二法,不得复患今承藉者,多恃炫名价,亦不能精心研解,虚传声美,闻风竞往,自有新学该明,而名称未播,贵胜以为始习,多不信用,委命虚名,谅可惜也。京邑诸人,皆尚声誉,不取实录。余祖世以来,务敦方药,本有《范汪方》一部,斟酌详用,多获其效。内护家门,旁及亲族。其有虚心告请者,不限贵贱,皆摩踵救之。凡所救活,数百千人。自余投缨宅岭,犹不忘此。日夜玩味,恒觉欣欣。今撰此三卷,并《效验方》五卷,又《补阙葛氏肘后》三卷。盖欲永嗣善业,令诸子侄,弗敢失坠,可以辅身济物者,孰复是先。今诸药采治之法,既并用见成,非能自掘,不复具论其事,唯合药须解节度,列之如下。案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秦、汉以前,当言列国。今郡县之名,后人所改耳。自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势理,不及本邦。假令荆、益不通,则令用历阳当归,钱唐三建,岂得相似。所以治病不及往人者,亦当缘此故也。蜀药及北药,虽有去来,亦复非精者,又市人不解药性,唯尚形饰。上党人参,殆不复售;华阴细辛,弃之如芥。且各随世相竞,顺方切须,不能多备诸族,故往往遗漏。今之所存,二百许种耳。众医睹不识药,唯听市人,市人又不辨究,皆委采送之家。采送之家,传习治拙,真伪好恶莫测,所以有钟乳酢煮令白,细辛水渍使直,黄蜜蒸为甜,当归酒洒取润,螵蛸胶着桑枝,蜈蚣朱足令赤。诸有此等,皆非事实,世用既久,转以成法,非复可改,末如之何,又依方分药,不量剥治。如远志、牡丹,裁不收半;地黄、门冬,三分耗一。凡去皮除心之属,分两皆不复相应,病家唯依此用,不知更称。又王公贵胜,合药之日,悉付群下。其中好药贵石,无不窃遣。乃言紫石、丹砂吞出洗取,一片经数十过卖。诸有此等例,巧伪百端,皆非事实。虽复鉴检,初不能觉。以此治病,理难即效,斯并药家之盈虚,不得咎医人之浅拙也。本草采药时月,皆在建寅岁首,则从汉太初后所记也。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则枝叶就枯,又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其花、实、茎、叶,乃各随其成熟耳。岁月亦有早晏,不必都依本文矣。《经》说阴干者,谓就六甲阴中干之。依遁甲法,甲子旬阴中在癸酉,以药着酉地也。余谓不必然,正是不露日曝,于阴影处干之耳。所以亦有云曝干故也。若幸可两用,益当为善。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但古秤皆复,今南秤是也。晋秤始后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耳,一两为二两耳。金银丝绵,并与药同,无轻重矣。古方唯有仲景,而已涉今秤,若用古秤作汤,则水为殊少,故知非复秤,悉用今者尔。方有云分等者,非分两之分也,谓诸药斤两多少皆同耳。先视病之大小轻重所须,乃以意裁之。凡此之类,皆是丸散,丸散竟便依节度用之。汤酒中,无分等也。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为一勺,十勺为一合。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则以升平之。药升合方寸作,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内散勿案抑,正尔微动令平调耳。而今人分药,多不复用此。凡丸药有云如细麻者,即今胡麻也,不必扁扁,但令较略大小相称耳。如黍粟亦然,以十六黍为一大豆也;如大麻者,即大麻子准三细麻也;如胡豆者,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准之。如大豆者,二小豆准之。如梧子者,以二大豆准之。一方寸匕散,蜜和得如梧子,准十丸为度。如弹丸及鸡子黄者,以十梧子准之。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敷汝反)咀(暴汝反)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者,又使吹去细末,此于事殊不允;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均,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咀者,差得无末,而粒片调和,于药力同出,无生熟也。凡丸、散药,亦先细切曝燥乃捣之。又有各捣者,有合捣者,随方所言。其润湿药,如门冬、干地黄辈,皆先切曝,独捣令扁碎,更出细擘曝干。值阴雨,亦以微火烘之,既燥,小停冷仍捣之。凡润湿药,燥皆大耗,当先增分两,须得屑乃秤为正。其汤酒中不须如此。凡筛丸药,用重密绢令细,于蜜丸易成熟。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于酒服则不泥。其石药亦用细绢筛如丸者。凡筛丸、散药竟,皆更合于臼中,以杵研之数百过,视色理和同为佳。凡汤酒膏中用诸石,皆细捣之如粟米,亦可以葛布筛令调,并以新绵别裹内中。其雄黄、朱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廿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率。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好详视之,所得宁令多少。用新布,两人以尺木绞之,澄去泥浊,纸覆令密。温汤勿令铛器中有水气,于热汤上煮令暖亦好。服汤家小热易下,冷则呕涌。云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力热势足相及。并视人之强羸,病之轻重,以为进退增减之,不必悉依方说。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沥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曝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作散服。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煮,竭饮之,亦敌一剂新药,贫人当依此,皆应先曝令燥。凡合膏,初以苦酒渍取,令淹,溲浃后,不用多汁,密覆勿泄。云时者,周时也,从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者。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焦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使迎迎沸仍下之,下之取沸静乃上,宁欲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两头微焦黄为候。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黄色也。猪肪勿令经水,腊月弥佳。绞膏亦以新布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堪酒煮稍饮之。可摩之膏,膏滓即宜以薄病上,此盖贫野人欲兼尽其力。凡膏中有雄黄、朱砂辈,皆别捣细研如面,须绞膏竟乃投中,以物疾搅,至于凝强,勿使沉聚在下不调也。有水银者,于凝膏中,研令消散。有胡粉亦尔。凡汤酒中用大黄,不须细锉。作汤者,先水渍,令淹浃,密覆一宿。明旦煮汤,临熟乃以纳中,又煮两三沸,便绞出,则力势猛,易得快利。丸散中用大黄,旧皆蒸,今不须尔。凡汤中用麻黄,皆先别煮两三沸,掠去其沫,更益水如本数,乃纳余药,不尔令人烦。麻黄皆折去节,令理通,寸锉之;有小草、瞿麦五分锉之;细辛、白前三分锉之;丸散膏中,则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干枣、枝子、括蒌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碎,山茱萸、五味、蕤核,决明之类是也。细华子物,正尔完用之,旋复花、菊花、地肤子、葵子之类是也。米、麦、豆辈,亦完用之。诸虫先微炙,亦完煮之。唯螵蛸当中破之。生姜、夜干皆薄切。芒硝、饴糖、阿胶皆须绞汤竟,纳汁中,更上火两三沸,烊尽乃服之。凡用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杏仁、桃仁汤柔挞去皮。巴豆打破,剥皮,刮去心,不尔令人闷;石苇、辛夷刮去毛;鬼箭削取羽及皮;藜芦剔取根,微炙;枳实去其核,只用皮,亦炙之;椒去实,于铛器中微熬,令汗出,则有势力;矾石于瓦上若铁物中熬,令沸,汁尽即止,二石皆黄土泥包,使燥,烧之半日,令势热而解散。犀角、羚羊角皆刮截作屑。诸齿骨并炙捣碎之。皂荚去皮子炙之。凡汤、丸、散,用天雄、附子、乌头、乌喙、侧子,皆灰火炮炙,令微坼,削去黑皮乃秤之。唯姜附子汤及膏酒中生用,亦削去皮乃秤,直理破作七八片,随其大小,但削除外黑尖处令尽。凡汤、酒、膏、丸散,用半夏皆且完。以热汤洗去上滑,手之,皮释随剥去,更复易汤洗之,令滑尽。不尔,戟人咽。旧方廿许过,今六七过便足。亦可直煮之,沸易水,如此三过,仍洗毕便讫,随其大小破为细片,乃秤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须曝燥乃秤之也凡丸、散用胶,皆先炙,使通体沸起,燥乃可捣。有不沸处更炙之。丸方中用蜡皆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若用熟艾,先细擘,合诸药捣,令散;不可筛者,别捣内散中和之。凡用蜜,皆先火上煎,料去其沫,令色微黄,则丸经久不坏。克之多少,随蜜精粗。凡丸、散用巴豆、杏仁、桃仁、葶苈、胡麻诸有膏脂药,皆先熬黄黑,别捣令如膏。指视泯泯尔,乃以向成散,稍稍下臼中,合研捣,令消散,乃复都以轻疏绢筛度之,须尽,又纳臼中,依法治数百杵也。汤膏中用,亦有熬之者,虽生并捣破。凡用桂、浓朴、杜仲、秦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秤之。茯苓、猪苓削除去黑皮。牡丹、巴戟天、远志、野葛等,皆捶破去心。紫菀洗去土皆毕,乃秤之。薤白、葱白除青令尽。莽草、石南草、茵芋、泽兰剔取叶及嫩茎,去大枝。鬼臼、黄连皆除根毛。蜀椒去闭口者及目熬之。凡野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其余唯须新精。凡方云巴豆如千枚者,粒有大小,当先去心皮竟,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乌头如干枚者,去皮竟,以半两准一枚。枳实如干枚者,去核竟。以一分准二枚。橘皮一分准三枚。枣有大小,以三枚准一两。云干姜一累者,以重一两为正。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竟,秤五两为正。云某子一升者,其子各有虚实轻重。不可通以秤准。皆取平升为正。椒一升,三两为正;吴茱萸一升,五两为正;菟丝子一升,九两为正;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竟,重半两为正。甘草一尺者,重二两为正。凡方云某草一束者,以重三两为正。云一把者,重二两为正。凡方云蜜一斤者,有七合。猪膏一斤者,有一升二合。上合药分剂料治法。又案诸药,一种虽主数病,而性理亦有偏着。立方之日,或致疑混,复恐单行径用,赴急抄撮,不必皆得研究。今宜指抄病源所主药名,仍可于此处治,若欲的寻,亦兼易解。其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唯冷热须明。今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者是平,以省于烦注也。其有不入汤酒者,亦条于后也。 序录下   治风通用 防风防己秦胶独活芎 治风眩 菊花飞廉踯躅虎掌茯神白芷杜若 头面风 芎薯蓣天雄山茱萸莽草辛夷牡荆子本麋芜苍耳蔓荆子 中风脚弱 石斛钟乳殷孽孔公孽硫黄附子丹参甘竹沥大豆卷豉天雄侧子五加皮 久风湿痹 菖蒲茵芋天雄附子乌头细辛蜀椒牛膝天门冬术丹参石龙芮松叶茵陈松节 贼风挛痛 茵芋附子侧子麻黄芎萆狗脊白藓白芨苍耳猪椒杜仲 暴风瘙痒 蛇床子蒴乌喙蒺藜茺蔚子青葙子景天枫香藜芦 伤寒 麻黄葛根杏仁柴胡前胡大青龙胆芍药薰草升麻牡丹虎掌术防 大热 寒水石石膏黄芩知母白藓滑石玄参沙参苦参茵陈鼠李皮甘竹沥栀子蛇莓白颈蚯蚓粪汁大黄芒硝 劳复 鼠屎豉竹沥粪汁 温疟 恒山蜀漆鳖甲牡蛎麻黄大青防葵猪苓防己茵芋白头翁女青巴豆荛花白薇 中恶 麝香雄黄丹砂升麻干姜巴豆当归芍药吴茱萸鬼箭桃枭桃皮乌鸡蜈蚣 霍乱 人参术附子桂心干姜橘皮...
鬼门十三针歌诀大全详解,鬼门十三针口诀完整版
医经

鬼门十三针歌诀大全详解,鬼门十三针口诀完整版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百度网盘或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txt电子书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鬼门十三针歌诀大全详解,鬼门十三针口诀完整版 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是由《鬼门十三针·针刺篇》中的鬼封、鬼宫、鬼窟、鬼垒、鬼路、鬼市、鬼堂、鬼枕、鬼心、鬼腿、鬼信、鬼营、鬼藏、鬼臣等。十三鬼穴中选其对癫、狂、痫有奇特治疗作用的腧穴,经过十余代人的经验总结,并增补数穴而成,沿用至今。 ==============================================================================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劳宫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狐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针鬼路,即申脉(火针),三下。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七针鬼牀,即颊车,入五分。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十二针鬼臣,即曲池(火针),入五分。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 刺入十三穴尽之时,医师即当口问病人;何妖何鬼为祸,病人自说来由,用笔一一记录,言尽狂,方宜退针。
《伤寒论》电子书全集免费下载,《伤寒论》在线阅读
医经

《伤寒论》电子书全集免费下载,《伤寒论》在线阅读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ptf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伤寒论》电子书全集免费下载,《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 汉·张仲景 《伤寒论》的内容 《伤寒论》是东汉张机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伤寒病证的部分。《伤寒杂病论》原16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该书至魏晋时已有散失,经王叔和收集整理始得存世,后在流传过程中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北宋时期,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对诸多医学古籍进行校勘整理,《伤寒论》则是其中之一。 现该书通行本有两种:一是明代赵开美据宋治平本(林亿等校正的原刊本)的影刻本,一是金代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本。此外,《脉经》、《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均载有《伤寒论》的内容,被视为该书的早期传本;北宋校正的《金匮玉函经》,也是《伤寒论》的另一古传本;近代在日本也发现了《伤寒论》的古传本,其中有康治本(唐人手抄卷子本)、康平本(丹波雅忠抄本)。 《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内容包括辨太阳病、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主要论述了伤寒六经病的脉证治法,是《伤寒论》的主体组成部分;尚有“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分别论述了伤寒、杂病的脉证预后以及伤寒的病因、病机、传变等;还有痉湿暍、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的证治以及汗、吐、下等治法的应用范围和禁忌证。后世多数学者认为,“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及“痉湿暍、“汗、吐、下可与不可”等条文非仲景笔,系王叔和编撰增入,故自明代以后多删而不录。 伤寒论序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濡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伤寒卒病论集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病脉,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针刺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针刺损伤与危险穴的安全针刺方法
医经

针刺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针刺损伤与危险穴的安全针刺方法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百度网盘或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txt电子书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针刺之法发展迄今,已昭著于世,千百年来,疗病济人,功不可没。但小小针具,为一利器,其在穴内的剌道难以查 全统计,近40公-T只例《死亡23例)之多你栖者给患者 而没有报道的针刺损伤则不知有多少。针刺损伤轻者给患者 带来一时痛苦,重者造成终身残废,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在使用针刺疗法治病疗疾的同时,如何避免针刺损伤的发生,已成为针灸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针灸工作者,或对针剌损伤重视不够,临证时胆大妄针,必致意外﹔或对针刺损伤产生畏惧,临证时对危险之穴不敢针刺,视为柴忌。如此皆有失偏颇。笔者以为,要避免针刺损﹒伤的发生,必明其理、究其竟,熟悉解剖、慎重操作。然迄今为止,系统论及针刺损伤及其预防者,所见寥寥。 笔者曾亲睹因针刺风池引起死亡的病例,因而开始对针 刺损伤及危险尔引起里税﹔在参i加主口货险除六﹔其后又在修期间,有幸系统地从解剖学角度认识危险瑜穴﹔其后又在 近10年的针灸医、教、研工作中,一方面认真收集有关文献资料沂200篇,另一方面则继续在尸体上和针灸临床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空,积累了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现汇集编著成本书,倘若读者能视之为有用之物,则笔者欣然。 笔者在糁加“全国经穴解剖高师班”研修期间﹐曾得到上海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主任严振国教授的悉心指导﹔本书在编著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刘金龙、杨先本、游洪涛等同志及.四月科技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作者才疏学浅,错漏之处,实在难免,故还望同道斧正。
《血证论》在线阅读,唐容川《血证论》原文百度网盘下载txt
医经

《血证论》在线阅读,唐容川《血证论》原文百度网盘下载txt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血证论》在线阅读,唐容川《血证论》原文百度网盘下载txt 血證論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 八卷。闡述氣血關係,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卷一 陰陽水火氣血論 人之一身, 不外陰陽, 而陰陽二字, 即是水火, 水火二字, 即是氣血, 水即化氣, 火即化血, 何以言水即化氣哉, 氣著於物, 復還為水, 是明驗也, 蓋人身之氣, 生於臍下丹田氣海之中, 臍下者腎, 與膀胱水所歸宿之地也, 此水不自化為氣, 又賴鼻間吸入天陽, 從肺管引心火, 下入於臍之下, 蒸其水使化為氣, 如易之坎卦, 一陽生於水中, 而為生氣之根, 氣既生, 則隨太陽經脈為布護於外, 是為衛氣, 上交於肺, 是為呼吸, 五臟六腑, 息以相吹, 止此一氣而已, 然氣生於水,...
易经在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周易八卦健康案例经典
【易部】医经

易经在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周易八卦健康案例经典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百度网盘或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txt电子书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自伏羲画卦、文王演易以来,《易经》就被看成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道学大师萧天石先生曾说:《易经》“由无入有,由简入繁,由无极而太极、而阴阳、而四象、而八卦、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至于无穷之象,无穷之数,无穷之变,无穷之理,均可推而得之,籍而用之。由一本而万殊,由万殊而复归一本;本一而无穷”(萧天石:《道德经圣解》)。不仅如此,《易》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根源,为诸子百家之所祖。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其中心思想无不以易为体,仅法易有别而已。儒法乾,道法坤。易之要在乾坤,以乾坤为门户。《系辞上传》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儒法乾,乾为纯阳之卦,法乾之“天行健”,而主“自强不息”,主先、主动、主上、主刚、主强、主进取,主张积极作为,是入世之学;道法坤,坤为纯阴之卦,法坤之“地势坤”,而主“厚德载物”,主后、主静、主下、主柔、主弱、主顺应,主张消极无为,功成身退,为出世之学。也就是说,儒家学说以周易中的第一卦乾卦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立论乾卦刚健特性,以此推演出自己对人生、社会、国家以至于万事万物的看法;而道家学说以坤卦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立论坤卦厚德品性,以此推演出对人生、社会、国家以至于万事万物的看法。然乾阳极而阴生,泰极而否至,物不可极,极则必反;坤阴极而阳生,无为而无所不为。儒道虽立论不同,然异曲而同工。“两家思想之所以相反而又能终相合者,不穷通乎《易》,便无以得其几微矣”((萧天石:《道德经圣解》)。及至现代,中国科学教育最权威高校之一——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出自《周易》乾坤两卦卦辞,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徐葆耕:《关于校训的解释》)。由此可见,《易经》对中华文化影响之巨大、之深远! 古有三《易》,曰“连山易”、日“归藏易”、曰“周易”。连山易属神农(也有认为属伏羲),归藏易属皇帝,周易属周。前二易已失传,独周易仅存,经孔子等人发扬光大而更加流光溢彩。周易是一部集理、象、数为一体的特殊的哲学著作。虽“《易》本为卜蓍而作”(《朱子语类》),其中却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卦形、卦爻辞无不渗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经孔子(孔子对周易的哲学提升主要见诸“十翼”,即《象上传》、《象下传》、《象上传》、《象下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王弼、朱熹、程颐等人的发展,已上升为体系完整的哲学著作,由此产生了专以阐释周易哲学大义为主要内容的“易理派”。而周易之要在理、象、数,其奇特之处、运用之妙几尽在其象数。离开象数,周易也就不再是周易,而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哲学著作了。因此,只有“易理”、“象数”相互参用、才能辨明周易大旨。南怀瑾先生也曾说:“理、象、数通了,就能知变、通、达,万事前知了”(南怀瑾:《易经杂说》)。就易理而言,可以说,各有各的理,正理只有一条,歪理可有千条(南怀瑾语,见《易经杂说》)。正如《系辞传》所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智)者见之谓之知(智)。”然而周易的象数,却是科学,科学只有真理与谬误之分。 周易的魅力在于其蕴涵的深刻哲理性,周易的哲理性又依附在卦画的无穷变化上,而卦画的变化又是基于数的严密推演。因此,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周易中还包含着其他哲学著作没有的以象、数为基本要素的特殊逻辑推演体系。《系辞上传》中就有专门阐释“大衍之数”的内容。辞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蝶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劫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劫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是对周易蓍筮推演程序的介绍,但具体如何断卦,则没有说明。其实,古今易学大师皆精于象数和筮法。孔子及其周易传人梁丘贺、丁将军、孟喜以及西汉的焦延寿、京房等,都是以善占而名流史册。仅以孔子为例,孔子晚年酷爱周易,常爱不释手,读《易》韦编三绝,还说“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意思是说,再给几年时间,就能够把周易融会贯通了。不仅如此,孔子还常常自筮。《孔子家语·好生》中就记载孔子自筮情况。原文如下: 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贲焉,愀然有不平之状。子张进曰:“师闻卜者得贲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对曰:“以其离邪。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 意思是孔子常常自己占卦。有一次占得贲卦,脸色变得很难看,显示出不高兴的样子。孔子的弟子子张,走上前来问道:“我听说占卜得责卦,十分吉利。老师,您的脸色为什么显得不高兴呢?”孔子回答说:“因为它偏离我意。在《周易》上,山下有火叫贲卦,不是正色的卦。”贲卦,内离外艮,《象·贲》曰:“文明以止”,也就是说内离明而外艮止。孔子本打算行道于天下,没有遇见乾龙等卦而得到贲卦,止以《诗》、《书》,所以不高兴。这一案例说明,孔子晚年学易以后非常看重占卦。 周易象数及占卦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并派生出了门类繁多、异彩纷呈的各种流派,诸如八卦六爻、四柱命理、梅花易数、奇门遁甲、大六壬、小六壬、紫微斗数、铁板神数、手相、面相等。这些流派虽各具特色,各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预测技法,其皆根源于周易八卦。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曾总结不同历史阶段周易占卦方法的区别,说:“盖《易》之用代有阐明,而其别有三:伏羲以来察象,周用辞而兼重象,至西汉乃推本辞象而益以五行。五行明而筮道乃大备矣。是以汉之焦、京,魏晋之管、郭,唐之李淳风,宋之邵尧夫,其筮法之神奇,有非春秋太史所能望见者。则以春秋太史局于辞象,后之人能兼用五行也”(尚秉和:《周易古筮考自叙》)。也就是说,伏羲时期,占卦主要看卦象,以卦象推吉凶;周朝时期,虽也兼用卦象,但已重视根据卦爻辞判断吉凶;到西汉时期,已经把八卦和五行配合起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演预测。所以,才出现西汉焦延寿、京房,魏晋管骆、郭璞,唐朝李淳风,宋朝邵尧夫等人的神奇占筮技法。这些技法是春秋时期专管占筮的太史们所无法企及的。 本人青年时期开始拜师学习周易象数及术数,曾师从众多易学大师——在相学上得到曹宝件先生的亲传,并受手面相老师陈鼎龙先生的点拨;在风水上,得玄空派大师冯宝成先生的亲传,曾受三合派大师陈玉良先生、八宅派大师杨启能老先生的点拨;在八卦六爻上,有幸拜北京白云观掌门人震阳子为师,恩师把密不外传的八卦绝学——108阵法传授于我。
《本草撮要》清·陈其瑞
本草

《本草撮要》清·陈其瑞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本草撮要 清 陈其瑞 序一 陈君蕙亭。吾浙振奇士也。居乡试文本不得志。乃去而以末秩试吏于吴中。仍落落寡所合。自少尝读黄帝书。能尽百药之性。以之疗人病辄效。意不欲私其能也。需次多暇。乃辑为本草撮要一书。将传诸世。俾人人知药之所以中于病者。第不违其性。举一世可无疾痛 痒之患。官不足以济世。而托之医。其愿宏。其术精矣。余今年秋。始以吴中长吏之招。来襄理学堂事。君稔之 过访。袖出其书 余。余懵于医。愿读其书。百药之情状洞若观火。 弥爽心目。因 然有感于吾学堂之生徒。其贤者犹壮夫之不待药也。而世俗嚣张。狂诞之习方盛。譬如时行 厉。往往感人而易病。欲亟治之。而苦未得其药。君傥别有肘后之秘。能惠我以为生徒疗者乎。今学堂生徒。将储为他日疗国之医者也。生徒之病。必先疗而后可以言疗国。君果别有术焉。盖即视此书例亦一一条举。夫药之中于病者。而更有以 我乎。 光绪辛丑腊月之望鲜民张预谨书于吴门中西学堂之东书楼下 序二 医师之用药。犹大将之用兵。兵不得力。将罔克成功。药不得力。病罕有起色。行军辨主客要害。用药分君臣佐使。医门多疾。未有药性不明而能着手奏效者也。神农本草经尚已。李时珍纲目。粲然大备。而恒用之药不过数百味。不用则失传。存其名而无其物。近有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二书。盛行于世。而繁简失当。主治之法。与前贤不相吻合。识者讥焉。吾友平邑陈君蕙亭。儒而医者也。衙官屈宋与余需次吴门。朋簪宾榻。昕夕晤对者有年。省垣设官医局。蕙亭董其事。活人无算。临症疗治之暇。手辑本草撮要一书。其自序云。以药为经。以方为纬。视备要略增。视从新稍减。见者以为善本。劝付梓以广其传。余辞官养 。日坐经卷药炉之侧。略知医理。以视蕙亭之用药如用兵。学有专精益瞠乎后矣。 光绪十有三年丁亥暮春之月系姓愚弟翰芬撰 序三 本草曰古经以下。代有增订。惟考核精详简明切要之善本。卒不可 。予友陈君蕙亭。 浙东平湖之望族。文行藉藉。庠序间少年。因不得志于帖括。值 匪不靖。游幕雍梁。以笔墨办军务。为当道所器重。中年后以巡宰需次吴门。与予在医局。朝夕从事。十有二年。以手辑本草撮要两册见示。言简而明。药约而备。洵医林之捷径。后学之津梁也。倘付之手民。 公诸同好。俾习医者置之案头。便于检阅。即不习医者亦置一编。备为触寒冒雨之需。却病摄生之助。斯功正未可量。又岂仅在医局施诊而已哉。予于陈君有浓望焉。因缀数语于简端。 光绪十九年中秋后五日山右灵石李镜涵书 自序 余质愚鲁。明知学医非有记性悟性。断不能洞悉精微随机应变以疗人疾。无如嗜医之心已历三十余年。未尝或倦。因之博采古今各大家所着方药。删繁就简。注于每药之下。某药某味某性。入某经专治某病。与某药同用治某病。并将治某病。宜生用熟用。炙用炒用。研用独用。以及某药与某药。相佐相恶。相畏相反。相须相杀。逐一注明。不加臆说。现值医局从公之暇。次第录成。置之案头。以便查阅。聊资记性悟性之不足。若云借此已能洞悉精微随机应变以疗人疾。则吾岂敢。 光绪十二年六月既望当湖陈其瑞蕙亭识 是编之辑。亦犹杨氏之钩元约。刘氏之本草述。而剃其繁芜。但初不知有钩元之刻。迨辑成后。始得而读之。不意拙辑竟如复剃钩元繁芜者。抑亦奇矣。目次因水火土部。未能与草木等部一律。故附卷尾。药品比备要略增。较从新稍减。主治悉遵经旨。体裁无异钩元。以药为经。以方为纬。撮其大要。亦可举一反三。若欲必究其全。则自有诸家书在。(蕙亭又笔) 卷一草部 【黄】 味甘微温。入手足太阴经。功专益气。得当归、活血。得白术、补气。得防风其功益大。得滑石、白糖煎服。治洞泄完谷不化神效。合人参、甘草、生姜为保元汤。治痘虚不起。 或加芎 、官桂糯米助之。生凉炙温。生用或酒炒达表。蜜炙补中。盐水炒补肾。茯苓为使。恶龟甲、白藓皮。畏防风。气旺者禁用。阴虚者宜少用。 卷一草部 【甘草】 味甘平。入足阳明。通行十二经。功专解毒。生泻熟缓。甘和温补。得桔梗清咽喉。得大豆为甘豆汤。解百药毒奇验。炙用补中。生用泻火。用梢达茎中。止茎痛及淋症。白术、苦参、干漆为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并用者。中满者忌用。 惟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泄满。若脾胃气有余。与痢疾初起。均忌用。...
《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纵横谈
医经

《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纵横谈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百度网盘或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txt电子书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希恕,这位卓越的中医经方大家,将传统中医学与现代临床实践相结合,对经方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其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至今仍对中医学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胡希恕的经方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领略一代大家的医术风范。 胡希恕的经方研究 胡希恕对《伤寒论》有着非凡的研究,他认为经方即符合古代经典的治疗原则,力求找回医学的传统之道。他的研究不局限于理论,更注重于将经方的治疗原则运用于实践之中,让这些古老的方剂在现代发挥出新的生命力。 经方的临床应用 胡希恕采用经方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深刻地认识到,经方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治,即通过对病人的综合分析,运用对症的方药,实现治疗个体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而且增强了整体调摄的能力。 胡希恕的教育贡献 除了在临床上的应用外,胡希恕还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教育家。他致力于传授经方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了众多中医学子,使得经方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和延续。他的教育工作不仅影响了一代中医人,也为经方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弘扬传统与创新结合 胡希恕在医学理论与技术上都提倡创新。他认为传统医学是宝贵的遗产,但同时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创新。他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将经方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和人们的健康需求。 胡希恕理论的现代意义 胡希恕的经方理论不仅对当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样对于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医学多元化的背景下,胡希恕的经方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经过详细考察,我们可以看出,胡希恕不仅对经方有着深入研究,同时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也为中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胡希恕不愧为中国中医史上的一位非凡人物,他的见解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通过继续学习和传承胡希恕的经方理论与实践,我们能更好地发展中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下载,《濒湖脉学》二十七脉歌诀
医经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下载,《濒湖脉学》二十七脉歌诀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下载,《濒湖脉学》二十七脉歌诀 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证」,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 「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华,列举了二十多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以帮助读者理解。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点和各种象的相应病证,都编成歌腑,以帮助读者诵记。最后所附删补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也是以易诵、易记的词法,全面地叙述有关「脉学」的各种问题,所以本书是初学「脉学」的良好读物。  「奇经八脉考」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论。「十二经脉」是中医论述生理,病理机制的一种学说,而「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旁支,也就是中医「脉经」学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不但详叙「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还结合所主病证,提出相应的治疗。同时也是凭脉诊断疾病的一种依据,所以对学习和研究「脉学」也有参考的必要。 「脉诀考证」的主题,是以考证和评论当时流行的脉学书「王叔和脉诀」为对象,其内容是集录明以前各家对该书的不同意见,结合作者自己的见解,作为一种学术上的讨论,由于这里面接触到好些脉学上的实际问题,如「七表八里」、「男女脉位」等,所以对研究脉学来说,是能起到论证和解决部分存疑问题的作用。 重刻脉学奇经八脉序   余奉中丞夏公教,既刻本草纲目矣。临川令袁君与李君时珍,乡人也。复取其脉学与奇经八脉考,示余曰:“李君平生学力,尽在此,幸并刻之为全书。”余念古良医治疾,未有不先诊脉者。自轩歧已然,辩人鬼,别男女,特其粗尔。微茫呼吸之间,而生死轻重系焉。如济北才人颜色不变,而在死法中,其脉病也。故曰:“无数者同之,有数者异之。”苟不明乎脉之法,则所同者多矣。 脉学者,专辩脉诀之误也。今之医者,无不诵脉诀。而李君谓非叔和著,特条列而正之,然非李君之言也。宋陈无择尝斥为高阳生作矣,亦非无择之言也,朱晦翁尝讥其鄙浅伪书矣。脉诀行而脉经隐,脉诀之误既明,脉经其可复兴乎?奇经八脉者,其名出于《难经》,而其论原于《素问》,以非十二经之正,故谓之奇经也。 昔湻于意拜受公乘阳庆脉书奇欬术,即此世之医者,且不能举其数,况通其义乎。叔和曰:“瓦雨降下,沟渠溢满,圣人不能图也;脉络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然则八脉可以不讲乎?八脉明,而脉理尽矣。脉理尽,而病无不察,可以穷吾治之之方矣。语云:“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通乎脉学,又通乎八脉之学,道其患少也乎哉?因并刻附于本草之后。 癸卯秋七月上浣长州张鼎思书 题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闻之旧矣,而不解其奥。今读濒湖李君八脉考,原委精详,经络贯彻,顿觉蒙开塞决,胸次豁然,诚仙医二家入室指南也。然匪易牙亦未易味之,李君搏极群书,参讨古今,九流百氏,咸有撰述,此特其一脔尔。因僭述其槩而题之。隆庆壬申中秋日,道南吴哲拜题。 奇经八脉考引   奇经八脉考者,李君濒湖所撰辑以活人者也。经有正有奇,独考奇者。奇经,人所略,故致详焉。并病原治法靡不条具,若指诸掌,岂惟医学有赖,玄修之士,亦因以见身中造化真机矣。用心之勤如此,何其仁哉! 濒湖世儒,兼以医鸣,一门父子兄弟,富有著述,此特见一斑耳。问不佞,尝推其直,谅多闻之益,因僭识简端,以告后之君子。 明万历丁丑小暑日,同里日岩顾问顿首书。   《黄帝素问》王启玄注,《灵枢经》、《太苍公生死秘要》、《皇甫谧甲乙经》 《玄珠密语》、《扁鹊脉经》。 诸家注解《难经》吕广,杨玄操,庞安时,陈瑞孙,虞庶,丁德用,宋延臣,谢晋翁,王宗正,张元素,滑伯仁,熊宗立,纪天锡,周与权,张世贤。 《华陀脉经》、《仲景金匮方》、《仲景伤寒论》成无己注。《王叔和脉经》《诸氏遗书》澄,《千金方论》孙真人。《徐氏脉经》文伯,《巢氏遗书》元方,《外台秘要》王焘。《吴广脉赋》、《玉函经》杜光庭,《太平圣惠方》。  诸家注解《高阳生脉诀》通真子,张洁古,沈氏,李希范,张世贤,池氏,匆吮子。《脉经手诀》张及。《南阳活人书》脉说,《脉要新括》通真子,《诊脉须知》刘元宾,《陈言三因方》《崔紫虚脉诀》《方脉举要》刘三点,《王贶指迷方》《李希范脉髓》、《脉理玄秘》、《圣济总录》、《蔡西山脉经》、《医学发明》李东垣,《杨仁斋医脉真经》、《萧世基脉粹》、《碎金脉诀》、《张扩太素脉诀》、《魏伯祖脉说》、《张杲医说》、《杨文德太素脉诀》、《王适斋脉诀》、《王世相医开》、《詹炎举太素脉诀》、《脉诀刊误》戴同父,《决脉精要》黎氏寿,《彭用光太素脉》《脉诀图说》朱丹溪,《诊家枢要》滑寿,《医经小学》刘纯,《医学权舆》傅滋,《儒医精要》赵继宗,《储华谷却疑说》、《朱子文集》、《吴草庐集》、《祁贯传道集》 濒湖脉学·序   李时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讹谬,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薖所。 濒湖脉学·浮   浮 阳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夹《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濒湖脉学·沉   沉 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里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 《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耍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 沉潜水畜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书籍pdf下载,《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权依经.扫描版
医经风水预测

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书籍pdf下载,《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权依经.扫描版

国学杏林典籍学堂—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百度网盘或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txt电子书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书籍pdf下载,《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权依经.扫描版 《金匮秘笈》记载:“人类与五常相应,随风气生长。风气可以滋养万物,但也能损害万物……当邪风气侵入,人们易受其害。”所谓运气,即五运六气,讨论自然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它包括正常气候对人体的益处、异常气候导致的疾病、以及疾病的机制、症状、治疗和药物配合。运气理念是中医基本原理的核心,每个中医师都应掌握。然而,《内经》中此部分内容,深沉且难懂,使人有“深海无边”之感,导致学者寥寥,真正应用者更是寥寥。这也是人们觉得《内经》难学的部分,理解此段则其他部分更易懂。 现有的学者,尝试简化和解释《内经》的文字。有些解释虽有深度,但并不详尽,尤其在实际应用方面。其中有的描述,感觉生硬,难以应用。因此,我早已有意填补这一空白,但因事务繁忙,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980年冬,我与李君民共同商讨此事,他欣然提议合作,对稿件进行了整理,并加入了甲子纪年算法,经过近两年努力,终于成书。这本书不仅深入解读了前人的研究,还用了更为现代的语言,并使用了多种图表,使内容更为明了。在应用方面,除了补充了《体仁汇编》中的方剂外,还加入了更多基于实践经验的治疗方法。这样,我既不被古法束缚,也不偏离古法,关键在于恰当地运用古法。希望读者能够受益,这是我的期望。此书名《五运六气详解与实践》,旨在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和实际治疗的缺失,是我一生的研究心得,供医界参考。